2006年底,笔者应古巴科技环境部的邀请,率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到古巴访问了四天,先后与古巴科技环境部及其所属的哲学研究所和心理学与社会学研究中心、社会科学高级理事会、古共中央高级党校、社会工作者学校、哈瓦那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隶属古巴全国人大)、经济研究所(隶属古巴经济和计划部)等单位的领导和学者举行了6场座谈,并参观了一个旅游业培训中心、一个外资假日酒店和一个国营雪茄工厂。在古期间,我们主要就为什么古巴这个只有11万平方公里、1100万人口的发展中小国,又处在目前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鼻子底下,其社会主义制度却能经受住美国长期的政治打压和经济封锁,并在原苏联东欧地区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剧变之后依然巩固的问题进行了考察。我感到,古巴的社会主义政权之所以能够经受各种严峻考验而长期存在,与它在维护社会主义政权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得力措施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我把这些措施大体按经济、社会、思想、政治分类,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经济基础方面的措施
古巴经济研究所所长安吉拉?菲利奥女士(Angela Ferriol)等人对我们说,古巴制定经济政策,必须面对两大问题:一是美国从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一直对古巴实行经济封锁,使古巴遭受86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仅2005年就达40亿美元);而且,在相隔180海里的美国南部,存在大约150万个具有较强经济实力、随时企图颠覆古巴革命政权的古巴移民及其后代。二是古巴过去在经济上,尤其是在石油、粮食方面长期依赖苏联东欧国家;苏东剧变后,援助中断,给古巴造成极大困难,出现了经济的全面危机。
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古巴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克服经济困难、增加外汇收入、解决石油和粮食短缺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和开放的措施:第一,承认混合经济和私人经济的存在,积极吸引国外投资。第二,允许居民合法持有美元,并曾一度允许美元可与古巴货币比索同时在市场流通。第三,恢复和扩大小商品和服务业的自由市场,缓解消费市场上的供需矛盾,增加就业。第四,将大部分国营农场改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善农业和工业领域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扩大一部分效益好的国有企业的外贸自主权和外汇留成比例。第五,调整经济结构,减少蔗糖产量,重点发展旅游、镍矿、生物医药等创汇产业。这些措施虽然改变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和缺少市场调节的状况,但没有改变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计划经济体制。目前,在农业方面,国营农场占33%,个体生产占16%(包括松散的信贷与服务合作社),其余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土地仍为国有,合作社可以把超额生产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但主要生产和产品仍纳入国家计划和统购统销渠道。在第二、三产业,国有经济仍占绝大部分,个体经济(主要集中在餐饮、维修、手工艺制作行业)仅占2%,外资、合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旅游、能源、矿业方面)的产值约占10%左右。价格有一部分放开了,但60%的产品仍由国家定价。另外,从2004年年底起,停止了美元的自由流通,改用外汇券。
可以看出,古巴共产党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和开放措施,使经济渡过危机,得到基本恢复并有所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改革开放力度过大,危及原有的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和对基本生活需要的高额补贴等社会福利,导致分配领域差距扩大,引起基本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我们感到,到目前为止,古共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古巴全国人大经济委员会主任兼哈瓦那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奥斯瓦尔多?马尔提内斯博士(Osvaldo Martínez)告诉我们,新自由主义给拉美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从反面证明了古巴经济政策的正确,使人民更加看清了古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说,新自由主义主张经济私有化和自由化,认为国有制等于效率低。但实际结果是,新自由主义在拉美推行了30年,经济增长却远远低于没有采用新自由主义时的20世纪50~60年代,2002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有的国家经济即使有一点增长,也不是靠产品的升级换代,而是依靠出口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实现的,结果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并使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和外债负担越来越重。新自由主义还给拉美的社会领域带来灾难性后果,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严重。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目前拉美的基尼系数为0.43%,高于亚洲和非洲。早在1980年,拉美地区1.36亿人处于贫困线,占人口的40.5%,其中 6200万人低于贫困线。而26年后的2006年,拉美地区贫困人口已增至2.05亿人,7900万人低于贫困线,失业率高达9%,非正规就业人数占就业人口的7/10。与此同时,10%的富人控制了45%的国民收入,1%的土地所有者控制了56%的土地。有人以智利为例来证明新自由主义的成功,但智利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把它作为新自由主义的试验场,为其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如大量投资、技术支持等。而且要看到,这种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权为代价的。
马尔提内斯博士指出,古巴与此相反,经济虽然比较落后,但社会贫富差距不大,没有两极分化现象,失业率低于2%,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均识字率、儿童入学率、大中学生普及率、居民卡路里摄入量和平均拥有医生数等人文指数,都居于世界前列,有的甚至高于或相当于美国。现在,古巴每年还向拉美和非洲地区派出数万名医生从事医疗服务。
在古巴期间我们还了解到,根据联合国最近对世界各国“人文”和“可持续发展”两项指数的综合测评,古巴的排名都靠前,且是唯一两项指数都达标的国家。由此可见,古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明显优于拉美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这大概正是古巴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人民拥护,而拉美一些国家的左派近年来纷纷通过选举上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社会基础方面的措施
参观古巴社会工作者学校,并与古巴共产主义青年联盟中央委员、“青年社会工作者”国家计划协调人恩里克?戈梅斯?卡贝萨斯(Enrique Gómez Cabezas)和古巴社会工作者学校校长南希?梅德罗斯女士(Nancy Mederos)座谈,是古方主动安排的。“青年社会工作者”是“埃连事件”发生后,在卡斯特罗亲自提议和指导下,由古巴青年联盟中央组织的一支约有3.5万名青年(其中盟员占60%)的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专职队伍。它利用青年敏感、热忱、办事认真的特点,帮助党和政府解决一系列关系到社会稳定但政权机关又难以直接解决的问题。
例如,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年社会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犯占犯人的60%以上,而且多数与家庭环境有关。其中,64%的人没有工作,70%的人父母离异,19%的人生活在单亲家庭。于是,它在监狱中开设学校,为这些人出狱后重返社会创造条件。再如,困难家庭救助问题。“青年社会工作者”深入到全国每一个家庭了解情况,特别是了解儿童的健康情况。卡贝萨斯自豪地说:“全国200万个家庭中的每一个小孩的身高、体重可以说都装在我们心中。自从2003年以来,已有8.6万个有特殊困难的小孩得到了我们的特别救助。”再如,贪污和浪费问题。现在,古巴的石油需求有一半要靠进口满足,汽油和电力都严重不足。一些加油站内外勾结,倒卖汽油票,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青年社会工作者”便进驻全国的加油站,清查账目,凡是发现问题,有权撤换其工作人员。为了节约电力,“青年社会工作者”还挨家挨户更换节能灯、节水龙头和从中国进口的节电电视机。
从卡贝萨斯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组建“青年社会工作者”队伍,不仅填补了政权机关工作的空缺,有效解决了许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而且增加了就业岗位,锻炼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青年,培养了一批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古巴的社会主义政权确实是十分重视社会问题的。尽管它的经济还比较困难,人均收入也不高,但它却始终坚持全民免费医疗(包括看病、住院和每年两次全面体检),免费教育(包括学龄前教育、小学和中学的义务教育、考入大学和读研究生),以及对食品、住房、水、电、煤气、公共交通、通讯、生活日用品等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补贴。现在又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设法解决在任何社会里都存在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困难家庭救助问题、贪污和浪费问题等。这样的政权,怎能不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呢?
三、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思想基础方面的措施
古巴共产党从建立时就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在1976年宪法中把它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1991年,古共四大在党的指导思想中又加进了马蒂思想。与此相适应,1992年宪法把国家的指导思想改为“马蒂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政治社会思想”。几十年来,古共始终重视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规定每个新党员必须接受100个小时的党性教育,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进党校学习。据古共中央高级党校的同志说,全国14个省和140多个市县都有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蒂和卡斯特罗的著作是党校的主要课程。
除了重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外,古共还在群众特别是青年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为了提高青年学生和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古巴在苏东剧变后不再使用前苏联的教材,并根据卡斯特罗的建议,编写了统一的“哲学——历史”课教材,下设马克思主义课程,增加拉美特色。这一教材还被制成了90个小时的电视片,每天在电视台播放一小时,很受学生和群众的欢迎。
古巴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除在科技环境部设有管理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理事会(相当于原科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部)外,还代管一个协调全国党和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的高级理事会。高级理事会在14个省都有代表处,负责联系和协调全国的研究机构,以及600多位专职研究人员和5000多名高等院校的教师。据古巴科技环境部副部长莉娜?多明格斯?阿科斯塔(Lina Domínguez Acosta)和古巴社会科学高级理事会执行秘书长胡安?路易斯?马丁(Juan Luis Martín)介绍,古巴社会科学的研究计划分为国家、行业、区域三种,下设课题。目前,国家级的计划有6个,课题有30个。虽然没有设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门机构和研究计划,但在全国有1300多名专门从事马列主义教学的老师(其中高校有540多名),科技环境部下属的哲学所和心理学与社会学研究中心也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
自1999年“埃连事件”后,古巴加强了与美国之间的“思想战”。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实行敌视古巴的政策,拨出大量资金用于资助“美国之音”、“马蒂广播电台”、“马蒂电视台”等旨在颠覆古巴社会主义政权的宣传工具,支持侨居美国的古巴反革命势力和古巴国内的“持不同政见者”。对此,古巴党和政府一方面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采取措施干扰美国电台、电视台的信号,运用法律手段打击给古巴政权制造麻烦的分子,绝不允许他们在古巴建立起反对派政党和组织;另一方面,设立“民众舆论调查中心”,以便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向;举行有广大群众参加的“反帝论坛”,在电视中创办“公众论坛”、“圆桌会议”等专题节目,派人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以及时对外说明各种政治事件的真实情况,揭露美国政府的阴谋,争取国内人心和国际同情,掌握意识形态工作和对外宣传的主动权。
四、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政治基础方面的措施
古巴共产党是古巴执政党,也是古巴唯一的合法政党。早在1976年古巴第一部宪法中就明文规定,古共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苏东剧变后,古共四大和第二部宪法重申坚持古共的领导地位。1997年,古共五大的中心文件进一步强调,古巴共产党是国家可靠的捍卫者和中流砥柱,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是古巴的唯一选择。代表团在古共中央高级党校访问时,劳尔?巴尔德斯?比沃(Raúl Valdés Vivó)校长对我们说,古共在国家的唯一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革命成功后,古巴原有的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都移民到美国,他们依附于美帝国主义,成为反古势力,因此也就失去了合法地位。国内的“不同政见者”为美国设在古巴的利益代表处办事,听从美国的号令,接受美国的报酬,因此也不可能取得组织政党的合法权利。
古共对国家的领导,体现在思想上,也体现在组织上。巴尔德斯校长指出,根据列宁的学说,作为执政党,党的领导层不能不与政权的领导层融为一体。在古巴,党的主要领导人大部分同时是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国务委员会提名的部长和大使级干部,是由党的中央政治局事先建议的。对其他重要公务员的任免虽然不由党的组织部门负责,但国务委员会也要与党的领导层协商。军队高级将领的任命,由国防部负责,但国防部长是党中央的第一书记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任命的。出现紧急状态时,党的省委书记是当地的最高领导人。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了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另一方面,古共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些措施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政权的支持。巴尔德斯校长介绍说,根据古巴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分散在1万个选区的选民提名和选举。从1993年四届人大起,古巴对全国人大代表实行了直接选举,并在2002年就古巴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可更改性进行了全民公决。
通过平时阅读有关古巴的书籍、材料,以及这次访问的所见所闻,笔者深切感受到古共的确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道德建设、纪律建设。从卡斯特罗主席开始,古巴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不搞特殊化,带头接触群众,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使执政党脱离人民。正是这些,保证了古共始终保持着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保证了绝大多数群众在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对古共的信任,从而保证了由古共领导的国家政权能够始终得到古巴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
短短几天的访问,要想全面回答古巴的社会主义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这样的大问题,当然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这次身临其境地考察以及与古巴同行们面对面地交流,起码使我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加深了认识。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要想长期存在,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古巴不仅国家小,人口少,而且国内资源贫乏,距离美国很近。美国从经济上封锁古巴,每年还拨出巨款支持颠覆古巴政权的各种活动。对古巴来说,进一步改革开放,增加私人经济的比重,扩大市场的作用,固然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但也会因此影响社会分配中的福利部分,促使贫富差距拉大,引发社会的不满情绪。而古巴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国际环境决定了群众中的任何一点不满,都可能被敌对势力利用来制造事端,从而危机到政权的稳固。因此,对于古巴目前所采取的一些与我们不同的主张和政策,应当更多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从其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予以理解。
第二,社会主义政党是依靠人民支持而取得政权的,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要想长期存在,必须使自己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一边,始终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注意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从而始终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卡斯特罗主席因病不能视事,但古巴社会依然保持着稳定。美国可以在全世界横行霸道,却奈何不了近在咫尺的古巴。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古巴的社会主义政权多年来一直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实行民主政治,普及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廉洁形象,并特别注意用美国干涉古巴主权的行径和在拉美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恶果来教育人民,使多数古巴人把自己的命运与社会主义政权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认识到国家要独立,政治要民主,经济要平等,生活要幸福,就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支持社会主义政权。这是古巴的社会主义政权能够在恶劣的外部条件下得以长期生存的根源之所在,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