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
论坛
|
人文社区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设为首页
english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研究专栏
|
图书评介
|
会议综述
|
世界社会主义丛书
|
联系我们
海外中国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
国外社会主义运动及共产党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
首 页
返回首页
第二章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作者: 2010-07-09 10:31:00 来源:
8.斯大林继承人之间的权力斗争
第一阶段
1953年3月至6月
起初,争夺权力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表示无条件地延续从前的“强硬”政策,相反,新领袖们都谈改革、谈制度缓和、谈制度的人本化。
在中央委员会六月全会(1953年)上,贝利亚被开除出党,并作为“共产党和苏联人民的敌人”被撤销一切职务。1953年12月,贝利亚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也正式得到了赞同。
第二阶段
1953年6月至1955年1月
现在,尼•谢•赫鲁晓夫争夺国家最高权力的对手是格•马•马林科夫。
1953年9月,尼•谢•赫鲁晓夫当选为中央第一书记。他依靠自己所控制的党的机关发起了猛烈进攻。指责马林科夫作为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不够成熟,企图收买人心。
马林科夫在明白大多数中央委员站在赫鲁晓夫一边后,就提出辞去政府主席职务(他被调任电力部部长职务)。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召开的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这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尼•谢•赫鲁晓夫在内部会议上作了“秘密报告”,指责斯大林犯
有大量罪行和违法行为、背离了“列宁的领导原则”。
第三阶段
1955年1月至1957年6月
一部分党的领导人认为,赫鲁晓夫在二十大报告中毕竟含糊其词地谈到的对苏维埃制度的批评能够渐渐破坏并摧毁苏联社会主义。
他们需要借口,以换掉赫鲁晓夫。但是,第一书记的反对者接下来没有采取任何进一步的行动。赫鲁晓夫利用了中央委员会全体委员的支持,而这个人数要比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人数多得多。
这样,赫鲁晓夫没有进行大规模镇压、没有处决政治对手便得以成为苏联的惟一统治者。从1958年3月起, “赫鲁晓夫时代”开始了。
9.经济政策与“建设共产主义”的方针
1953年9月,赫鲁晓夫在中央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谈到农业状况问题。该报告分析了农村的现状,指出了在战争过程中忍受困苦的农村所面临的困难。农业灾难的最重大问题被揭露出来——对农民持续数十年的“掠夺”,也就是通过集体农庄按极低的价格、实际上是无偿地向国家义务提供产品的体制,从农村不仅夺走所有剩余产品,而且夺走部分必需品。
1959年,在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尼•谢•赫鲁晓夫提出了最大胆的、而且是当时自己思想中最冒险的设想:到1970年前,人均工农业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
20世纪50年代末的重大经济实验是从五年计划过渡到时间更长的七年计划。也就是1959年1月在苏共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七年计划。也就在这里得出结论,共产主义在苏联已经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
于是尼•谢•赫鲁晓夫提出了口号:“现在这一代苏联人将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这反映在1961年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苏共新纲领之中。
10.“解冻”的失败
频繁的行政改组
那一时期,经济政策的典型特征是积极进行各种行政改组。尼•谢•赫鲁晓夫把行政改组看作是提高社会生产的最重要杠杆之一。
食品危机
国内许多州早在1962—1963年就对大多数种类的食品重新实行凭票购买。
新切尔卡斯克事件
新的价格没有增加肉类产品的数量,反而引起了居民的骚动。公民与政府之间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罗斯托夫州新切尔卡斯克市。
11. 对外政策:
从“日内瓦精神”到加勒比海危机
军备竞赛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制造了洲际弹道导弹,结束了美国领土不受攻击这一美国对外政策的历史特点。
缓和紧张局势的最初尝试
1955年7月19—23日,“四大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会谈在日内瓦举行。这一事件产生了人道主义战胜两大政治阵营意识形态的希望,产生了所谓的“日内瓦精神”。社会主义阵营开始了摆脱隔绝的过程。
中 欧 和 东 欧
苏联领导人没有将和平共处原则推广到处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上,在这里发挥作用的是“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实际上,这意味着苏联有权为了维持现行社会制度而干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苏联是想无论如何在其边界线周围保有一个友好国家地带。这是在意识形态上以支持社会主义事业为名而进行的自我辩解。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957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了共产党和工人党第一次会议,64个党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尽管表面上看,此次会议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统一,甚至通过了统一的《和平宣言》,但实际上共产党的未来发展出现了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即继续同西方保持不可调和的对立。另一条道路是意大利共产党领袖帕•陶里亚蒂提出的,即和平共处的道路。
苏中关系的危机
这一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同社会主义中国之间的关系严重恶化,该国领导人对苏共二十大的决定持否定态度。
发展中国家当中的苏联盟友
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前殖民地国家摆脱了宗主国的统治。苏联通过提供武器和军事专家来帮助这些国家的领导人。1957年,加纳成为黑非洲(热带非洲)的第一个独立国家。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有17个国家在这一年获得独立。苏联在亚洲最忠实的盟友之一仍然是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成就是同埃及 “苏联集团”的亲近。
苏联对民族解放运动和已解放国家的积极支持及其坚定的反殖民主义原则立场,在消灭殖民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加勒比海危机
尼•谢•赫鲁晓夫支持古巴的盟友。1962年,苏联军队被秘密调往古巴岛,其中包括装备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导弹的部队(“阿纳德尔”行动)。此外,在古巴安置导弹成为苏联领导人对美国在苏联周边——土耳其、意大利和英国部署中程导弹(“宙斯”导弹)的回应。
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还没有完成,美国人借助侦察机便知道了它们的分布情况。苏联导弹部署在古巴引起美国政府部门的严重不安。其结果是1962年10月发生的所谓加勒比海危机(古巴危机)。
12.精神生活中的“解冻”:文化界知识分子与国家政权机关
斯大林逝世后开始对文化界的严格思想控制有所减弱,国内外政策发生转变,这一时期是以“解冻”这一名称载入祖国历史的。1953年3月以后,苏联社会的精神氛围发生变化,“解冻”的概念作为描述这一变化特征的隐喻被广泛使用。
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全国产生了十分惊人的印象。以此为界限,苏联社会的精神生活分为二十大“之前”和“之后”两个时期,把人划分为彻底揭露个人崇拜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革新者”和“守旧者”。
二十大之后,苏共领导层对文化界公开的思想压力开始减弱。
13. 从公共住房到单独住宅:“解冻”时期的日常生活
苏共新纲领(1961年)以加速经济发展为方针,提出提高苏联人民福利的任务。
“解冻”时期,苏联开展了大规模的思想运动,宣传苏维埃制度和苏联生活方式的优越性。
苏共二十大之后,赫鲁晓夫开始了真正的“住房革命”。1956—1964年间,城市住宅总面积增加了80%,结果大约有5400万人(苏联人口的1/4)得到新居。
14. 罢免尼•谢•赫鲁晓夫
最先提出罢免米•谢•赫鲁晓夫的是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亚•尼•谢列平(А.Н.Шелепин)。
1964年10月13日,密谋的发起者邀请赫鲁晓夫速往莫斯科参加全会。赫鲁晓夫被直接送到了中央主席团会议的现场。在简短的开场白之后,与会者就向他劈头盖脸地发出种种责难。只有米高扬试图平息这种激烈批评的紧张气氛,但是由于其他发言人的坚决和一致,赫鲁晓夫不再反驳中央主席团的决定,自己提出签署辞职声明。中央全会听取了米•安•苏斯洛夫的报告,没有经过讨论,便“由于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而解除尼•谢•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
供思考的信息
关于“解冻”和尼•谢•赫鲁晓夫在历史上的作用的争论
关于“解冻”时期在我国历史中的历史意义的争论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
宣布有关苏联伟大成就的代价、关于政治镇压规模方面的情况,以及从劳改营中释放许多囚犯和给死者平反的重大使命落在了赫鲁晓夫的肩上。可以认为,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被流放的北高加索民族重返故土和恢复名誉也是赫鲁晓夫的功劳。赫鲁晓夫时期,对待工人的许多严酷法律被废除,集体农庄庄员获得了身份证,赋税减轻了,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改善,在大城市广泛开展了住房建设,居民所必须购买的公债被取消。
批评赫鲁晓夫的人不止一次地谈到:他在制度自由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带有表面性和前后不一致的特点。特别是,实施自由化过程中前后不一致的行为表现在,尽管揭露了1930年代到1950年代的政治镇压,但是在赫鲁晓夫时期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政治罪行,即表述了对赫鲁晓夫政策的不同意见而遭受迫害。据他自己承认,曾经“手臂沾满了鲜血”。
拉•莫•卡冈诺维奇和维•米•莫洛托夫的回忆录证实了赫鲁晓夫积极参与了镇压活动。安•安•葛罗米柯证明,赫鲁晓夫很害怕揭露自己在镇压时期的作用。
赫鲁晓夫的反对派不仅在他生前而且在其身后,不止一次地认为这样的事实是赫鲁晓夫的过错:在他的反斯大林行动中,夺权并不是末位的因素。在通向最高权力的道路上,赫鲁晓夫不得不清除在政治阴谋方面富有经验的人,像他那些经验丰富的战友和同事,——贝利亚、马林科夫、布尔加宁;在三驾马车连续更换的过程中,他得以胜过他们。于是,在这场斗争中,“非斯大林化”并不是最后的一张王牌。
京ICP证 号 服务电话: 010-85196267 ;010-85195027 Email:sszx@cass.org.cn
合作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必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