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改革年代意识操纵的成就
14·1 改革时期对保护操纵系统的主要打击
众所周知,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发生了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暴力,甚至在重要的社会势力之间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冲突。这是一场新型的革命,它完全是按照А.葛兰西的理论发生的,运用了对社会意识施加影响的技术方法,操纵了千千万万群众的行为。这场革命的准备阶段(在政治和社会制度改变之前)就是改革,它是一次破坏苏联“文化核心”和动摇苏维埃国家领导权的有预谋的行动。
让我们来逐一列举在改革阶段反苏的革命都解决了哪些问题。让我们提出意识嬗变的主要方面来讨论。
1.苏联的生活是在具体自然环境和历史状况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改革的进程中,改革派的意识形态专家们在政治上说服了社会中活跃的那部分人改变选择——沿着增加享受的道路走,不顾广大群众经受痛苦的危险。
2.改革派意识形态专家们作为在增加享乐的道路上胜利挺进的典范,他们把西方当做光明的神话提供给了苏联人民。
3.为了向旨在增加享受的生活方式转变,要求在文化上也有深刻的改变。既然追求享受与消费相关,而且它没有限度,那么俄罗斯文化的两个重要基础——廉洁和团结——就无法与生活方式的新标准并存了。
4.通过破坏意识的稳定,以及利用大型政治表演来吸引人,使苏联人变成了“群体”——使个体和有组织的集体暂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全国范围的乌合之众。
5.在改革的时代里,有许多非常漂亮,但又模糊不清的形象进入了苏联人的意识中,如民主啦、公民社会啦、法制国家啦等等。
6.改革的意识形态机器在破坏苏联社会集体的历史记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 *
上述所有对社会意识产生影响的方法,都使人们在面对操纵时孤立无助,在改革完成阶段,它们被更加生硬地运用于剥夺和再分配国家财产,乃至绝大多数俄罗斯公民的私有财产的进程中。
14·2 冷战和解除苏联人的思想武装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生活的主要背景就是世界性的冷战。正如其他战争时期一样,所有的政治、经济、社会过程,都是由这个基本条件出发而产生的。冷战的基本技术存在于信息心理领域。
近些年来(50年前的档案解密以后)刊登的有关美国40年代末制定的冷战政治主张的资料表明: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的性质,同共产主义威胁斗争的话题只是表面上的掩饰。
冷战的这种狂热,本身就具有救世军的味道和世界末日的特点。这场战争的胜利被称为“历史的终结”。它影射的不只是消灭宿敌,而且有着更重要的含义。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政治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是这样来表述目标的:“城市征服乡村或西方控制东方的彻底胜利。”
对于苏联来说,这种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为知识分子,包括党内干部,都是由欧洲中心论教育出来的,因而西方左派精英的观点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技术操作层面上”摧毁苏联体制是改革年代中根据安东尼奥·葛兰西的理论——通过破坏国家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环节的文化统治进行的。其手段是对苏联社会的文化核心进行“分子侵犯”,使其受到怀疑,然后再清除掉苏联政治和社会体系的合法性。这项工作至少从60年代初即已在广大的异己思想范围内(其实是在有官有职的知识分子中间)进行了,而从1985年起,则由苏联共产党的整个思想机器公开进行着。它在摧毁了左派运动的文化之后,又开辟了通向西方新自由主义和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之路。
通常以为苏联的垮台是经济原因,这是经不起推敲的——这是试图对无法解释的事物寻找简单的和习惯性的说明。
我们可以做出的惟一结论是:同意改变苏联社会体制的决定是在没有经过合理地算计或者说缺乏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这种改变的愿望对大部分苏联人来说都是思想灌输的结果,是作用于他们意识的结果。
对苏联人的意识操纵并没有采用什么全新的方法,都是意识形态工作者跟早先就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教科书学的(当时是打着“批判资产阶级宣传”的幌子),还有就是在顾问专家的帮助下进行的。
14·3 案例:工人情绪的变化
根据1989年的调查,工人们对改变社会制度和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主张是持否定态度的。
14·4 案例:法制方面的操纵
搞法制的操纵是一种重大的行动。这些行动通常兼有隐蔽目的、偷换概念、转移注意力和切断记忆等手法。